近日,北京某圖片公司將陜中旅起訴至法院,訴狀稱,陜中旅所屬分公司未經授權許可,在經營性網站使用其擁有著作權的圖片,侵犯了其著作權,依據《著作權法》及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,要求陜中旅停止侵權、賠禮道歉、賠償損失。陜中旅接訴后認真研究案情,對原告的經營資質、歷史訴訟、證據資料做了認真的調查分析,積極尋找案件突破口。法庭調查時,陜中旅提出:原告沒有網絡圖片經營資質;公證書程序違法、不具有證據效力;企業依法不適用賠禮道歉等有力證據,經過激烈的法庭辯論,原告意識到自身證據存在瑕疵,訴求難以獲得法院支持,被迫提出撤訴結案。陜中旅結合本案案情下發《關于對公司網站圖片進行清理的通知》,要求各分公司檢查網站圖片、從正版網站購買圖片使用權、簽訂圖片使用合同。
本案雖然以北京某圖片公司敗訴結案,但給我們的啟示是,知識產權產權人主體復雜,企業要避免陷入侵權糾紛,應加強保護意識和日常管理。如本案:某些以訴訟牟利的圖片公司,通過在百度、360等門戶網站上傳圖片,將有著作權的圖片混入免費圖片中,其后通過抓圖軟件追究不明真相使用人法律責任,通過訴訟索取高額賠償牟利。這種“釣魚式”維權行為值得各企業警惕。
知識產權保護是我國新時代對外開放的重大舉措之一,這就要求陜旅集團作為國有企業發揮示范帶動作用,集團各企業在生產經營、科技創新中要強化知識產權意識,加強知識產權全過程管理,既要保護好企業自身的知識產權,要使用他人的知識產權時,應主動與所有者協商,獲得使用權。在遭遇知識產權侵權或訛詐行為時,積極應對依法維權。